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给农产品及加工行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方面,疫情导致了国际贸易、物流、供应链等方面的阻碍,给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另一方面,疫情也促进了农产品及加工行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了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的创新和发展。例如,线上销售、无接触配送、追溯体系、智慧农业等模式和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广。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的农特产品还处于初级开发阶段,产品品牌价值弱,规模化程度低,产业提升空间大。助推优质农产品走出农村、迈向高端市场,对促进乡村振兴非常重要。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是走品牌化路线。农产品品牌化与乡村产业特色化,直指乡村建设的要害,也是乡村建设行动的重要抓手。乡村品牌是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品牌强农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
(资料图片)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农产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农产品是指农业中生产的物品,如大米、高粱、花生、玉米、小麦以及各个地区土特产等。作为农业品牌建设研究的主要对象——初级农产品,指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直接在市场上进行售卖的农产品。这类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有食用的,有不可食用的如林业产品原木、原竹等。初级农产品价格低,利润不高。农产品品牌化就是将特有的农业品牌赋予农产品的过程。
在国内农业发展新形势下,从“靠天吃饭”到品牌农业,农产品品牌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发展出更多元的意义。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很多人只知道中国是全世界种植猕猴桃面积最大的国家,却不知晓我们也是全球进口猕猴桃最多的国家。种植面积仅相当于中国一个县的新西兰牢牢把控国内猕猴桃的高端消费市场,如新西兰“佳沛”果品单价与国产猕猴桃相差10倍以上。因此,缺乏品牌意识的国产农产品只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下风。
另一方面,促进农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即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传统农业由于缺少统一的品牌战略和标准化管理模式,国内农作物的种植大多以地域性散户经营为主,土地利用率受限,劳动生产率提高受阻,生产经营成本上涨,品质不稳定等限制了农业的发展。相比人口仅3亿左右的美国,其中农业人口占比不足全国人口2%,区区600万人却能在严格执行休耕限产制度的背景下,生产出世界上数量最多且品种丰富、品质上乘的粮食、畜产品以及其它农产品。这就是农业产业规模效应的体现。
2023年中国农产品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品牌实践取得长足进步。从发展基础看,截至2022年底,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有效用标主体27451个,产品60873个,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注册约6200个,当年新增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库容1800万吨。从培育数量看,全国省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培育区域公用品牌约3000个,企业品牌约5100个,产品品牌约6500个。从品牌效益看,2012年到2022年我国农业品牌目录区域公用农产品产量增长近55%,销售额增长近80%,带动当地农民增收65%。中国农产品发展出现了一个巨大变化,即“品牌化趋势”
农产品品牌化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了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为农产品品牌化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当下各级政府机关广泛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推动自己行政区域内的特色农产品品牌的诞生与进一步的发展。武都崖蜜、鄂伦春黑木耳、沿河白山羊、通渭苹果、西和八盘梨……众多脱贫地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乡村振兴政策带动下窥见农产品新出路,走向了市场,走进了消费者的心里,加快老百姓致富步伐。
从初级农产品到品牌农产品,农产品品牌化跃进意义重大。未来20年,世界看中国,中国看农业,农业看餐桌食品品牌。当农产品不再是像过去那样只以时令、产地等功能划分,而是能以品牌为核心,农产品的商业价值愈发凸显。纵观农产品从0 到1的跃进,这一过程转变与人的需求、市场发展息息相关。调研数据显示,Z世代整体消费规模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4倍至16万亿元,是未来消费市场增长的关键。在新消费趋势下,掌握消费话语权的年轻群体,在厨房新天地里讲述消费故事。
想要了解更多农产品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农产品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本报告对国内外农产品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透彻地分析,对我国行业市场情况、技术现状、供需形势作了详尽研究,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重点企业、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行业投资情况,报告还对农产品下游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探讨,是农产品及相关企业、投资部门、研究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农产品行业发展方向,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的依据。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