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点评:蚂蚁集团监管“善始善终” 金融业务进入常态化监管新纪元
2023-07-11 13:12:00 来源:


【资料图】

事件:2023年7月8日,证监会宣布,金融管理部门善始善终推进平台企业金融业务整改,着力提升平台企业常态化金融监管水平(下称《通知》。2020年11月以来,从依法加强监管和有效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金融管理部门督促指导蚂蚁集团、腾讯集团等大型平台企业全面整改金融活动中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宣布对蚂蚁集团及旗下机构处以罚款(含没收违法所得)亿元。目前,平台企业金融业务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金融管理部门工作重点从推动平台企业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转入常态化监管。我们对此点评如下:

其一,本次《通知》宣告了对于平台金融业务集中整治阶段性告一段落,未来将迈入常态化监管阶段。本次整改符合2021年以来金融部门对于蚂蚁集团监管的整改要求,作为系列举措的延续,包括2021年11月启动“花呗”“借呗”品牌隔离,银行等金融机构消费信贷隔离为“信用贷”和“信用购”,2021年12月宣布“相互宝”关停,2022年11月报批第二版本消费金融增资方案,增资到185亿元,杭州金投数字科技集团、浙江舜宇光学、传化智联投资入股,2022年12月增资实质性落地,2023年1月7日宣布股权架构变革,马云不再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同时宣布董事会改革,引入第五名独立董事,公司独立董事过半。同时蚂蚁集团相关管理层成员不再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2023年2月发布《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监管暂行规定》,完善对于重要货币基金的监管框架。通过对于蚂蚁集团各项业务的整改以及各项对应监管措施的出台/在整改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过程中目前对于蚂蚁各项业务包括支付、信贷、保险、基金等基本建立了对应的常态化的监管机制,并指导蚂蚁集团对各项业务违规情况做了系统性整改,迈入常态化的监管阶段。

其二,本次《通知》再次重申了金融业务同类业务、同类主体一视同仁的原则,有利于防范风险。本次《通知》再次重申了平台金融业务的监管原则,依法将各类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确保同类业务适用同等监管规则,实现公平监管。再次重申了自2020年以来强调的按业务类别进行监管的原则。我们认为,过往科技巨头通过拆解金融业务,在不获取牌照的情况下实现商业银行功能,通过“支付+小贷+商业银行”开展消费信贷,突破了地域限制。网贷业务主通过合贷+证券化出表来满足杠杆率监管要求,造成实质监管标准低于银行,隐性杠杆率存在潜在风险,甚至会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有损公平竞争环境。过往三年中,金融监管部门就公平监管一再强调,多次强调持牌经营,并在联合贷出资比例做了相关限制,维护公平竞争,防止监管套利,未来仍将强调公平监管原则。我们认为,蚂蚁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动态的大数据积累以及持续的创新基因,建立完整的监管常态化机制有利于蚂蚁集团在更加稳定、健全的监管环境中,更加规范的开展科技+金融业务,在公平的金融监管环境下,发挥创新特质,持续的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普惠、绿色、可持续的服务,长期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增加金融消费者福祉

未来需关注对应牌照的持续落地及消费金融增资情况。根据2021年4月金融管理部门约谈蚂蚁集团的整改意见,要求蚂蚁集团“依法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严格落实监管要求,确保资本充足、关联交易合规;依法持牌、合法合规经营个人征信业务,保护个人数据隐私”。同时根据蚂蚁集团回应,将申设个人征信公司,同时将整体申设金融控股公司,实现金融业务全部纳入监管。2021年11月,央行宣布受理钱塘征信有限公司的个人征信业务申请,其中钱塘征信由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持股35%,传化集团有限公司持股7%,目前该申请尚未得到批复;截至2023年7月9日,蚂蚁集团尚未申请金融控股牌照;2022年底,蚂蚁消费金融注册资本增资至185亿元,极限情况下,按照30%联合贷比例、消费金融公司最大10倍杠杆计算,可承接“花呗”“借呗”约为6000亿元,与蚂蚁集团公布的万亿消费贷款规模尚有差距(截至2020年6月,该规模包括助贷规模),预计未来为展业需持续增资。

投资建议: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我们认为,本次整改的落地基本上宣布对于平台金融业务的集中整改阶段性告一段落,未来平台金融业务监管迈入常态化阶段。央行对于大型平台公司金融业务整改“善始善终”,有助于提振市场对中国大型科技股的风险偏好。1)考虑到蚂蚁集团2021/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241/103亿元预计罚款金额相对于蚂蚁集团整体影响相对有限,预计对短期财务数据影响程度可控。2)集中整改转向常态化监管,预计蚂蚁集团金融业务在合规框架下,发展的质量与效率有望并重。此外,中国市场监管总局与浙江省签署合作协议,拟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浙江先行先试;浙江省政府与阿里巴巴签署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共同发展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亦彰显政策支持。当前阿里巴巴估值对应FY24/25 彭博一致预期PE分别为11,10,我们预计阿里巴巴FY24-25的Non-GAAP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91、191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电商业务市场份额下滑;中概股大幅波动;消费复苏不达预期;牌照落地进度不达预期

(文章来源:天风证券)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仅输UP!《Only Down》来了:下坠的过程很刺激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