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Vinca(富书作者)
奥古斯丁曾说:“人最该探究的对象是自己!”
(相关资料图)
我们终其一生,不过是在认识自己、审视自己、超越自己。
自我认知不清的人,如同驾驶一辆没有目的地的汽车,哪条路不堵走哪条,最后迷失了方向。
深入认识自己,才能找到心之所向,不盲从、随大流。
人生路漫漫,我们自己也在时空中不停的蜕变:
今日的自己和昨日的自己是不同的;
读完一本书和未读一本书的自己是不同的;
心智已开和心智未开的自己也是不同的。
唯有深入内心,不断探寻,减少自我偏见,方能更加认识自我。
读懂这3个心理学效应,帮助我们跳出认知牢笼,实现跨越式成长。
达克效应: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有句话曾经火遍全网:
有担当的管理者,要把下属从「愚昧之巅」推向「绝望之谷」,至于下属能否爬上「开悟之坡」,看个人造化。
这「愚昧之巅」「绝望之谷」「开悟之坡」便源于“ 达克效应 ”。
我们认知的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愚昧山峰)、知道自己不知道(绝望之谷)、知道自己知道(开悟之坡)、不知道自己知道(平稳高原)。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第一个阶段——愚昧之巅。在这个阶段,我们如盲人摸象,只知局部便以为掌握了全部,自信也达到了顶峰。
这也是我们最无知的阶段。
随着认知的增加,我们逐渐意识到自己所知不过是九牛一毛,信心落入低谷。
如还能继续求知,我们则会逐渐正确认识自己,平稳发展。
而达克效应则向我们揭示了前两个阶段的认知偏差:
能力低者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能力超过平均水平,能力高者会低估自己的能力。
唯有平视自己,对知识保持谦恭,扩大认知边界,方能克服达克效应,走向开悟之坡。
企业家史玉柱,年少得志,29岁成立巨人公司,初次创业就非常成功,产品往往供不应求。
两年内营收3.6亿,跻身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
他同时经营保健品业务,同样风生水起。
事业上过于顺风顺水,以至于他过于高估自己,认为自己不管开展什么业务都有人买单,即便是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于是他盲目的进行了业务的扩张,从原本的软件、保健品到房地产、生物医药等,想要打通各个领域的壁垒。
他还开始筹建自己的巨人大厦,原计划18层,后来加高到80层。
业务和大厦的扩张,使得预算严重超支,结果拖垮了整个公司。
史玉柱也从富豪变成“负豪”。
在巨大的未知面前,史玉柱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完全不知道自己面对的将是何种境地,妥妥地陷入“达克效应”的陷阱。
史玉柱当时已然站在「愚昧之巅」,无法客观真实地评估自己。
他后来也反思自己:“那时候自己不到30岁,不知天高地厚”。
面对未知,唯有保持敬畏,不自我设限,才能越过「愚昧之巅」,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傅雷先生曾说:“人需要不时跳出自我的牢笼,才能有新的感觉,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确的自我批评。”
不自我设限,扩大认知边界,才能跳出思维的牢笼。
要自信,但不要无知;要变强,但不要高估自己。
多复盘,多反思,奋力成长,才能不被思维陷阱所累。
平视自己,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自己,行稳致远。
巴纳姆效应:认清自我,少走弯路
“ 巴纳姆效应 ”,取自美国著名杂技演员的名字,他可以洞察并巧妙操控观众的心理,让自己的节目受大众欢迎。
心理学家总结出, 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相信一个一般性且笼统的人格描述,并对它深信不疑,认为那就是真实的自己。
这往往会导致我们无法认清自我,甚至会走很多弯路。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新闻:
学生郑雯本科就读于广东一所重点院校,为了在就业市场更有竞争力,她选择考研。
其中有三所学校排名不错,她不知道到如何选择,于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个塔罗牌大师,让大师帮她测算哪个学校适合她。
郑雯平时在学习之余运营了自媒体账号,三年下来也小有成绩。她心里其实倾向于那所传媒专业很棒的学校。
但大师推荐她去另一所学校,继续学本专业金融专业。
虽然她并不喜欢本专业,而且成绩并不理想,但她还是听从了大师的建议。
但幸运女神并没有降临到她身上,她落榜了。
越是重大的事件,我们越容易陷入迷茫和焦虑。
与其听别人看似正确但并无详实根据的建议,不如静下心来,认清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不断打磨自己,让自己更有竞争力。
当我们把希望寄托于他人的判断时,得到的往往不是答案,而是更焦虑。
认清自我,不断觉知,未来才会更明朗。
日本保险业泰斗原一平,27岁才进入保险公司担任保险推销员。
刚进入公司的原一平认为销售就是卖东西,根据公司培训的话术推销产品总是没错。
他曾向一位老人推销保险,说得口干舌燥也没有打动老人。
老人看他疑惑,说:“年轻人,你没有认清自己的工作,也没有搞明白自己的优势和弱势,当然无法走进顾客的内心。”
原一平陷入了沉思,他回忆了自己的推销话术,干干巴巴,麻木的像个机器人。
他回去认真分析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尝试将自己的优势和工作结合。
比如利用他的幽默:
他为了让一位客户听他介绍,开玩笑说:“你听完后,如果不满意的话,我当场切腹。无论如何,请你拨点时间给我吧!”
原一平一边正经的说,一边用手比划着。
对方看了哈哈大笑,他也自然而然的获得了介绍产品的机会。
而后原一平的工作风生水起,最终成了一代推销大师。
李霁野曾说:“真正的自知,不仅要知道自己的限度和弱点,也要知道自己的可能性和力量。”
人最难的是认识自己,需要我们不断向内觉知,反省纠正。
对自己保持绝对的真诚,不自欺欺人,完全接纳自己,才能真正自知。
认清自我,发挥优势,积蓄力量,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巨人影子效应:放低姿态,审视自我
巨人影子效应源自一则寓言:
一个村子里住着一个巨人,他高大威猛,他也凭借这一优点保护村民。
然而,他患有夜盲症,一到晚上或者光线暗淡时就看不清东西。
一天晚上,村里人丢了东西,有村民看见侏儒偷了东西。
侏儒藏在了巨人的影子下面。
巨人低头向下看,由于自己夜盲,并未看见侏儒。
他很生气,认为村民们耍他,一气之下赶走了村民。
第二天清晨,巨人醒来,发现他的屋子被偷得空空如也。
巨人后悔于自己的自大,明明自己看不见暗处还不相信村民们。
但村民已经走了,最后村子里只剩他一人。
人往往容易忽略自己的缺点,不能正确、全面地审视自己 , 从而犯下眼高手低的错误。 这就“ 巨人影子效应 ”。
忽视自己的缺点的人,往往会滋生骄傲自大,把自己推入失败之地。
全面审视自己,扬长避短,更容易登上成功之巅。
作家马克吐温在写作和演讲方面成就斐然,名利双收。
他在经商方面一窍不通,但他偏不信邪,认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够在商业领域赚到钱。
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字机,结果亏了5万美元。
朋友劝他还是不要涉足商业领域了,好好写作才好,但他不甘心。
他又看到出版商出版他的作品赚了很多钱,也想发这笔财,于是开了一家出版社。
但很快出版社入不敷出,最后以破产告终。
这下马克吐温终于意识到自己在商业方面的劣势。在写作和演讲领域深耕,很快还清所有债务。
优势可以助力我们成功,但不能掩盖缺点。
忽视缺点,往往带来的是更大的损失。
不如放低姿态,谦恭虚己,接纳不足,更易获得长足发展。
画家丰子恺曾画过一幅《卖羊图》,画中为一个农人牵了两只羊,到羊馆卖给老板。
一位农民看了画,指出丰子恺画中的一个常识性错误——牵羊的绳子多画了一根。
丰子恺不解。
农民说道:“牵羊只需牵头羊,不管多少只,只要一条绳子就够了。”
丰子恺听罢,对农夫很佩服,于是提笔修改。
虽是小缺点,却足以让一幅名画变成残品。
丰子恺虽画画无数,但生活经验少;农夫虽然大字不识,却有丰富的农牧经验。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强者从不忽视缺点,而是虚心求教,补己之短。
如果丰子恺无视了画作的瑕疵,认为自己画的就是最好的,他也无法有如今的成就。
《镜中蔷薇》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性是个矛盾的命题,优点和缺点总是如影随形,不可能平白无故蹦出个优点而不带缺点,反之亦然。”
人本就一体两面,越想掩饰一个缺点,越会暴露更多缺点。
不如直面它、审视它、克服它,人生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林语堂曾说:“我要有能做我自己的自由,和敢做我自己的胆量。”
敢,在于思考,在于觉知。
了解克服认知偏见,是成为自己、实现跨越的重要一步。
披荆斩棘的路上,请记住:
人生的跨越,必是认知的跨越。
只有不断的扩大认知的边界,正确认识自我,路才走得更稳。
反思过往,努力当下,躬身未来,方向才更清晰。
从现在起,安住当下,保持觉知。
作者简介:Vinca,富书作者,读书照亮内心,写作点亮生活,用文字陪你走过漫长岁月,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本文: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相关新闻
保险时讯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
10-21